护坡钢筋网片施工全流程:看完这篇再也不用翻规范
在工地待久了,见过太多因护坡施工不到位导致的问题——比如刚做完的边坡,一场暴雨就冲得七零八落,或者网片没固定牢,工人踩上去差点滑下来。其实,护坡钢筋网片施工没那么复杂,只要抓住**“三步核心”**(坡面处理、网片固定、填充压实),再避开几个常见坑,就能把活干得既结实又省心。
一、施工前:准备工作要做“细”
不管做什么工程,“准备”都是第一步,护坡也不例外。我见过很多工人急着开工,结果到了现场才发现“网片尺寸不对”“锚杆不够”,来回折腾耽误时间。
1. 材料工具清单(必带):
网片:根据边坡坡度、土体类型选对规格
固定件:锚杆(直径16mm以上,长度根据边坡高度定,一般是1.5-2米)、U型卡(固定网片用,每平米至少4个)、扎丝(绑搭接处);
工具:切割机(切网片)、电钻(打锚杆孔)、锤子(敲锚杆)、水平仪(测坡面平整度);
辅助材料:碎石(填充网片与坡面之间的空隙)、水泥(固定锚杆)。
2. 核对设计图纸(关键):
别嫌麻烦,一定要对着图纸确认这几个数据:
边坡的坡度(比如1:1.5还是1:2):坡度越陡,网片的丝径要越粗;
网片的孔径(比如10cm×10cm还是15cm×15cm):孔径越小,防土壤流失效果越好,但成本越高;
锚杆的间距(比如1米×1米还是1.5米×1.5米):间距越小,固定力越强,但施工量越大。
二、施工中:步骤要走“实”
1. 坡面处理:把“基础”打牢
护坡的效果好不好,坡面平整与否是关键。我之前遇到一个工地,坡面没清理干净,有很多碎石和杂草,结果网片铺上去后,中间鼓了个包,后期填充时根本压不实。
正确做法:
清:把坡面上的杂草、石块、松散土壤全部清理干净,尤其是裂缝里的杂物,要用小铲子抠出来;
填:如果坡面有凹陷(比如雨水冲的坑),要用同类型的土壤填平,再用夯机压实(或者用脚踩实,别嫌累);
测:用水平仪测坡面的平整度,误差不超过5cm(不然网片铺上去会歪)。
2. 网片安装:“铺”和“固定”都要稳
网片安装是最核心的一步,很多问题都是这里出的——比如网片没拉平,导致后期受力不均;或者固定不牢,风一吹就晃。
正确步骤:
裁网片:根据坡面尺寸,用切割机把网片切成合适的大小(比如坡面宽5米,就切5米长的网片,避免搭接太多);
铺网片:把网片沿着坡面从上往下铺(别从下往上,容易滑),铺的时候要拉平,避免褶皱(比如用绳子拽着网片的四个角,慢慢放下来);
搭接:相邻网片的搭接长度要够——纵向(顺着坡面方向)至少30cm,横向(垂直坡面方向)至少15cm;搭接处用扎丝绑牢(每20cm绑一个,别嫌麻烦);
固定:用U型卡把网片固定在锚杆上(每平米至少4个U型卡);锚杆要打在网片的交叉点上(比如网片的格子角),这样固定力最强。
3. 填充压实:别让“空隙”留隐患
网片铺好后,接下来要填充材料(一般是碎石或土壤),目的是把网片与坡面之间的空隙填满,让网片和坡面成为一个整体。
正确做法:
填碎石:先铺一层10-15cm厚的碎石(颗粒直径2-5cm),铺的时候要均匀,别堆在一个地方;
压实:用夯机把碎石压实(或者用脚踩,尤其是边缘部位),确保碎石与网片紧密结合(不然下雨时,雨水会把碎石冲散);
填土壤:如果是绿化护坡,碎石上面还要填一层种植土(厚度20-30cm),填的时候要轻,别把网片压变形。
三、施工后:验收要“严”
很多工人觉得“铺完网片就完事了”,其实验收是最后一道关,能避免很多后期问题。
验收要点:
看固定:用手拽网片,有没有松动(如果能拽动,说明U型卡没固定牢);
看搭接:搭接处有没有缝隙(如果有,要用扎丝重新绑);
看填充:碎石有没有压实(用脚踩一下,有没有下沉);
看锚杆:锚杆的深度够不够(比如设计要求1.5米,就用尺子量一下,没到的话要重新打)。
施工中最容易犯的3个错(避坑提醒)
网片搭接不够:比如纵向搭接只有20cm,结果下雨时,土壤从搭接处流出来,把网片冲歪了;
锚杆深度不够:比如设计要求1.5米,只打了1米,结果风一吹,网片就晃;
填充没压实:比如碎石没压实,后期沉降,导致网片中间凹下去,影响护坡效果。
最后总结:护坡施工的“核心逻辑”
其实,护坡钢筋网片的作用就是**“把土壤‘固定’在坡面上”**——通过网片的整体性,防止土壤被雨水冲散;通过锚杆的固定,防止网片被风吹走。只要抓住“坡面平整、网片固定牢、填充压实”这三个关键点,再避开常见的坑,就能把护坡做结实。
如果还有疑问,比如“网片选什么规格好?”“锚杆间距怎么定?”。
提示:施工时一定要戴安全帽,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——安全比什么都重要!
发表评论